2025年7月4日,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和健康康复系的十名大一学生组建了“医”脉相承、心“乡”远方志愿服务队,在指导老师尤蕾的带领下,他们深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韦姜屯社区老年公寓,开展关爱银龄健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稚嫩却真诚的医者之心,为乡村"银发族"带去了别样的健康关怀与温暖陪伴。

活动当天,七月的阳光刚刚爬上养老院的檐角,同学们身着红色的志愿马甲,踏着晨露站在院门前。工作人员准备好的桌子上,健康手册的纸页轻轻作响,血压仪的电源线整齐缠绕,中药材按品类分装在透明袋中,还有新鲜的慰问品 —— 每样物件都透着细心准备的温度。七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在指导老师的示范下为老人测量血压。他们认真记录每个数据,遇到血压异常的老人便轻声询问日常起居,那份专注的神情仿佛已褪去大一新生的青涩。每一次袖带的绑缚、每一次听诊器的轻放,都是对"健康守门人"角色的初体验。
院子东侧飘来阵阵药草清香,同学们化身"香囊导师",带领老人们现场制作驱蚊安神的中药香囊。香囊里,不仅包裹着同学们的拳拳心意,更流淌着中华传统医学的千年智慧与独特魅力。制作时,同学们俯身为老人们细细讲解每一味药材的妙处 —— 艾草能祛湿散寒,薄荷可清神醒脑,丁香能温胃理气…… 指尖捻过药材的清香里,老人们对中医文化的认知渐渐清晰,更在这一缕缕药香中,真切触摸到传统医学穿越时空的深厚底蕴。整个屋子都浸在暖融融的氛围里,药香与笑语缠缠绕绕,像一汪温塘,漾着说不出的熨帖。这份跨越代际的交融,让温馨与和谐不再是抽象的词,而是触手可及的暖,在鼻尖,在耳畔,更在心底。

健康服务间隙,志愿者们将分装妥帖的水果一一递到老人们手中,清甜的果香中洋溢着满满的暖意。在飘着果香的屋檐下,老人们拉着同学们的手,絮絮分享着岁月沉淀的人生智慧:是过去日子里的坚韧,是烟火日常里的通透;同学们也把青春里的新鲜事说给老人听,校园的趣事、对未来的憧憬,一老一小,一讲一听,像两汪水悄悄汇流。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志愿者们也被这份纯真的快乐所感染,整个敬老院充满了欢声笑语。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传递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社会的关怀。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合唱声在院中响起,不少老人跟着节奏轻轻拍手,眼中有泪光闪动。带着体温的健康档案、余香袅袅的香囊,成为这个夏天最珍贵的告别礼物。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与敬老院院长进行了深入交流,悉心聆听日常运营的点滴和老人们的心声与期盼。院长对同学们的付出表示由衷感谢,并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志愿服务能够持续关注养老院,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为银龄生活注入更多阳光。同时,志愿服务队也坚定承诺将勇担青年责任,持续在公共卫生、健康养护等领域挥洒青春汗水,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养老院之行,山东医专“医”脉相承心“乡”远方志愿服务队以健康科普与温情陪伴守护银龄安康,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青春担当。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此类实践,引导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并着力探索长效帮扶机制。同时推动专业实践与乡村健康需求紧密结合,激励学生在公共卫生领域锤炼本领、奉献力量,以青春之力守护银龄安康,托举乡村健康与振兴的希望。